看展日記01

今天去內湖耿畫廊看劉柏村老師的裝置藝術,很多可愛的大猩猩


鐵,是工業進程中的母體表徵。某種程度上,鋼鐵標示了我們在時間軸上的錨點:它體現了人類過去對於冶煉和合金的工業成就,也投射了未來文明中的強韌和發展;同時,鋼鐵的延展性、立即成形的特異性、其中輕盈的彈度抑或厚實的量體,也帶來多層次的視覺感知。

而劉柏村就是那個由此映入眼簾的名字。不單是他數十年來對於雕塑的投入,更因為選用鋼鐵作為視覺創作語言。儘管如此,劉柏村的作品卻不見傳統金屬雕塑中的剛硬和笨重,而是更聚焦於金屬的線性、張力和運動。藝術家無意單就作品本身著墨,而是更關注於作品在空間中的動勢,以及作品與空間之關係。除了利用線性體現空間中的運動之外,光線、色彩和聲響也成為劉柏村納入作品的元素。其特殊的雕塑語言和美學思考也展現出劉柏村不只是位單純講究形式、表象的創作者,而更將自身心力致力於建構論述和美學思維中。過去觀者較為熟悉的「金剛系列」,即轉化自日常中健美先生展示肌肉線條的形象,指涉人類工業文明中對於未來平衡、力量、完美的冀望和追求。

本次於耿畫廊的「未知之域」,是劉柏村去年(2022)於十三行博物館之個展「考古與當代冶煉」的延伸。然不同於「考古與當代冶煉」是藉由鋼鐵回溯台灣過去在地冶鐵的考古發現,進而創造「過去」之遺址,指涉人類「未來」文明的多重想像,「未知之域」是藝術家以工業科技的急速發展、物質世界的浮濫過盛為基底,對應人類對於外太空世界、宇宙星際的想像和探求,所發想建構的未來人類居所。展場作品主要囊括四大面向:一是以雷射切割的平面構成,二是利用鐵塊集合拼組的隕石系列,三是過往為人熟知的金剛母題,最後則為近年發展的動力雕刻作品。然藝術家無意將展覽型塑成過往作品的集合場,也捨棄常見的靜態呈現邏輯,而是更以劇場性的角度切入,在垂直達七米的主展場空間中,經由展前半年的多次測量、設計和場勘,反覆琢磨耿畫廊的空間尺寸和屬性,打造一個邀請觀者進入,並能與之對話的超現實場域。在藝術家將整個展覽視為一件創作的前提下,讓每件作品能各自獨立存在的同時,又是整體的一部分。

不僅重視物理上的空間與作品的對應,劉柏村更著力於延伸其概念到空間中的歷史脈絡和人文層次裡。「未知之域」不單單思索作品與空間的相互關係,也講究觀者在其中,能夠藉由身體穿梭遊走、五官感知等行動,完成親自參與。主展場中,藝術家以懸吊方式將鋼鐵鎔鑄的隕石團塊,懸掛散佈於展場空間,地面則設置數百件小型動力雕塑,利用馬達連動線性金屬的顫抖產生之共鳴聲響,以及作品因震動而幻化的光影變化,產生視覺及聽覺氛圍;左右牆面則佈滿由雷射切割而成的金剛形象類浮雕作品,以及鋼鐵隕石組成的流星群。而由無數鋼石及小金剛的基本單位組成的巨型人物,劉柏村建構了一種正在流變生成、抑或消失變動的身體,站於球體上,聳立於展場中央,周圍則佈滿星系雲狀的隕石作品。如此打造一個作品間互相呼應、對話,同時又自我演化的異世界,提供觀者一種新的敘事,一個專屬於劉柏村的精神力量。

冰冷材質、燒熔冶煉、相互交織、流動層疊、低鳴作響,激發觀者視覺上微觀和巨觀的察覺,「未知之域」是劉柏村以人文主義精神的角度思考,隱喻科技文明所帶來的工業神話,以及對未來烏托邦的想望。此次的展覽,藉由鋼鐵的建構所鋪成的未知之域,說明了對於人類生存的空間,朝向宇宙未知的可能性探求,更見一種遙遠遼闊、幻象渺小的變動情境、指向生命內在心靈與未來連結的出口。


關於藝術家|

劉柏村

雕塑藝術家劉柏村,1963年生於台灣,中生代雕塑界代表人物。1991年畢業自法國巴黎高等藝術學院雕塑系碩士班,現為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專任教授。創作生涯獲獎無數,如中山文藝獎、吳三連文化藝術獎,皆為台灣指標性大獎;作品曾受邀至義大利、匈牙利、羅馬尼亞與中國、日本、韓國等多國展出。

在台學習雕刻、塑造與泥塑十餘年後,累積出深厚的基本功底,再加上留學法國五年期間,系統性地學習學理架構與雕塑史,使他對雕塑有了全盤的掌握和見解。早期的作品多數為具像塑造,表現出神入化的雕、塑與鑄造能力,近年則以金屬創作名震藝壇,例如以鋼鐵鑄造的森林、鋼鐵打造的英雄,皆運用另類烏托邦的形式,引觀者反思何謂理想的自然、理想的人,形態具象,而意旨多元,深具當代性。